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

到底,富多來的問題在哪??

鬍鬚仔近來接觸越來越來越多街坊,大家對於富多來管理,都係一肚氣。

但生氣還生氣,到底,富多來毛病係邊度??

1. 業權分佈

富多來,係恆基發展,同好多其他屋苑一樣,恆基原本想控制富多來的業權做管理。
(即係賣完樓之後,恆基控制商場業權,咁就可以一直以高業權控制屋苑,外面好多屋苑都係咁,一係商場,一係會所,一係停車場,總之擁有決定性的業權)

好似青衣美景花園,就係因為新鴻基控制著的停車場業權份數,結果通過了天價維修,這,就是一例。

我地富多來,業權比例係點??

富麗,1682份
富堂,1709份
富皇,1687份
富新,1736份
-------
住宅共 6814份(佔總業權 52%)

一樓商場  1817份
地下商場  4469份
--------
商場共      6286份 (佔業權 48%)

(未計算恆基擁有的外牆業權)

這個看起來公平,畢竟,你買得越貴,業權越大,比重越高。

但,這個業權分佈亦是做成富多來商住分裂的原因。



原因:

1. 會議通知,可達度不同

由於富多來已經較舊,起碼有一半業主並非住在當區,每當出現業主大會的會議通知,按法例只需張貼於大堂當眼位置,以及將文件放係信箱。

租客未必會將信件轉送業主,所以,很多的住宅業主無法得知屋苑管理事宜進行表決。

但相反,商戶因為每天都在營業,可達度較高,對於參加法團會議較踴躍,是故,商場往往成為投票的票倉。

此消彼長,只要任何人將屋苑的服務傾向對商場有利,必定較容易當選

2. 授權票

從過往的數據分析,富多來的法團會議,授權票往往比出席的業主票數更高。變成,未投票已經知道輸晒,更減少人參加法團會議的意慾。

甚至乎,富多來有很多業主委托某些地產公司代為安排租務,故該些地產公司擁有業主的印章。
假若某些地產人士立心不良,只需在不同的授權票上蓋上印章,便能輕輕鬆鬆瞞天過海。當然,這個只是假設,讓大家防範,並無任何明示或暗示有人以此手段虛假文書。

(因為虛假文書,引用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73條, 最高為監禁14年,只要監察組隨意向該些授權單位做簡單查冊,絕對可以聯絡該晒業主查問是否曾經授權。

這樣的功夫,只是花一點金錢,絕對值得得。

3.  流言/中傷

這個亦不是新鮮事,亦不是富多來獨有。每當有選舉,就會有人出言中傷,(本監察組亦有成員在出選委員時,被某鍾性女氏指責為「黑社會」人員。)

屋苑管理,並不是「拼交情」,而是「講事情」。一位住在這裡幾十年的老街坊,她是否有能力去管理好這個屋苑?? 這個才是問題的關鍵。

同樣的落成,富多來一期比二期絕對優勝,各位有沒有想過問題在哪??問題不在乎硬件,而是在乎軟件,在乎有怎樣的人去管理。

屋苑管理是按條例,有規矩,受監管,並不是靠大聲,拍拍心口就要人相信。(作為業主,你絕對有權去監察,這是常識)。

為何屋苑管理需要會議,需要文件,因為這些,都是條例的要求,亦是作為訟裁的理據。文件處理差,只會令我們屋苑吃虧。

尤其是,在不久的將來要進行屋苑大維修,憑藉這樣的文件處理質素與坊間所講的「維修大鱷」抗衡,到底管委會是否有足夠的知識,經驗來處理?

沒錯,法團是有律師,但律師對於工程是否熟悉??律師不是萬能,律師的專業是法律問題,但對於工程,知識可以是「零」,大家試想想,其他法團沒有律師?還不是任由「維修大鱷」的魚肉??

目前富多來的管委會排他性極高,只准「自己友」參與,對業主的監察及提問,不值一晒,剛愎自用,只會為人所乘。這是富多來之福嗎??

請大家往後試試「以眼代耳」,以文件數據代替「流言是非」。那怕你跪在面前喊若喊忽,對不起,沒有文件證明,那些鬼話還是不聽為尚。絕不要輕易被騙去手上的授權書。

只要各位都關心屋苑,積極參與,富多來的管理質素,必定可以提昇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各位留言.

如想留下個人資料與作者聯絡及洽談, 煩請另行電郵到

futorloy@gmail.com

謝謝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