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時今日的大維修,好多時都涉及集資。
當然,有好多屋苑,長年累月咁不斷儲錢,可能會儲到一筆好可觀的費用,咁就會講維修唔駛夾錢;首先,呢個必定要小心。
反正係已出之物,當業主瞭解到屋苑係用「儲備」去應付個維修,大家唔駛夾錢,好多時就會完全無晒警戒心,跟手就乜都濶佬懶理;最早期的圍標,多數以呢類型屋苑為主。
當你想去攪維修時,會突然跑出一批人,會要求「睇餸食飯」,只按儲備的狀況來做維修;呢D「唔駛錢」方案,係好受歡迎的;好快就會集結到一大堆街坊,先推倒舊法團,然後邊間做維修都唔理,但求「每戶唔駛夾錢」。
但世事,往往「唔駛錢的嘢係最貴」的。
呢類唔駛錢方案,法團好容易取得大量的授權,控制咗顧問同承辦商的揀選,以超平的方案去完成個大維修。
試過有D屋苑,話做外牆打鑿,結果,只係搭完棚,搵洗牆水洗下幅牆,白雪雪咁,大家就好滿意,承惠幾千萬.
咁到底係「平」?定係「貴」?
咁到底係「平」?定係「貴」?
但除著後幾年越來越多大鱷食大茶飯,呢D「唔駛錢」方案已經絕跡,大維修已經必然跟埋「集資」呢一個動作。
好多屋苑,都鍾意將「大維修」附加埋「加建工程」;維修,即係原有措施損毁,你而家去修復,加建,即係由無到有,加返D新的措施係屋苑。
大家都知道,日常繳交的「管理費」,最主要係用來支付營運開支以及日常的維修,公契必然會有一條,就係若然管理費不足以應付,就需要集資。
但去到集資,就成日會有爭拗;你睇下土審的案例,大部份官司,都係涉及呢類維修集資的。
集資係大家業主夾錢,但夾錢的比例都有唔同;到底係按業權?按管理份數?中間已經有好多爭拗。
唔同屋苑的公契,都有所不同;大家必須按公契去行事。有些屋苑,不理單位大小,都繳交均一的管理費;有些屋苑,天台業權係雙份,但繳交管理費時只當一個單位來計算;有些屋苑,停車場雖然要交管理費,但講到明停車場業主係不用支付維修費用;形形式式,個個唔同。大家一定要小心去睇清楚。
唔同屋苑的公契,都有所不同;大家必須按公契去行事。有些屋苑,不理單位大小,都繳交均一的管理費;有些屋苑,天台業權係雙份,但繳交管理費時只當一個單位來計算;有些屋苑,停車場雖然要交管理費,但講到明停車場業主係不用支付維修費用;形形式式,個個唔同。大家一定要小心去睇清楚。
不過,以最正路的講法,由於管理費係包括維修,當有需要去做「維修」而經費不足,好正常都係以「管理費」比例去集資的。
但上文有講過,有好多法團都會襯大維修時,去做一些加建工程,例如起多部電梯,會所,或其他….. 咁又係唔係按管理費份數去計算呢?
由於公契推出時,呢D新建設施係「無」的,公契當然唔可能未卜先知咁講到明呢D新加的設施係由邊個去畀;好多時法團就會搏大霧,將呢D設施加入大維修,等大家一齊去夾。
除非公契另有訂明,否則,呢類新加的設施,按道理,係應該按「業權份數」來計算;而唔係按「管理份數」來計算。
照返上面個例子,如果天台戶係雙倍份數,但交管理費時與其他單位一樣…. 咁集資做大維修,佢同其他人要夾相同的錢;但如果要起多一舊新的設施,咁隻資起呢個新設施時,天台戶就要夾多一倍。
就好似一間公司要增加/購買一個新的資產,咁當然係按股東的比例去集資;原理一樣.
再講遠少少;當呢個天台戶起個新投施時,佢要畀雙倍錢;但如果呢個新設施係將來需要做「維修」而另行集資,由於係涉及「維修」,咁呢個天台戶又只需要按「管理費份數」來集資。
雖然每個法團都會有法律顧問;但係法團顧問都要法團問到佢地,佢地先會畀法律意見;法團如果特登去講,咁法團律師又未必會自動請纓咁去同法團及大家講解。
記住,萬事都要參考公契;當有疑問時,請以書面向法團查問,並要求法團向法律顧問尋求「書面意見」。否則,到時你推我讓,你話我無問,我話你無講,好難就呢D事件問責。